姜子牙(約前1156年-約前1017年),呂氏,名尚,一名望,字子牙,別號飛熊,出生于牧野(或東海之濱),商末周初軍事家、政治家、韜略家,周朝開國元勛,被民間稱為“姜太公”,被尊為“百家宗師”。其垂釣于渭水之濱,遇見西伯侯姬昌,拜為太師,輔佐姬昌建立霸業(yè)。周武王即位后,尊為“師尚父” ,成為周國軍事統(tǒng)帥;輔佐武王消滅商紂,建立周朝,封為齊侯,定都于營丘;輔佐執(zhí)政周公旦,平定內亂,開疆擴土,建立成康之治。

姜子牙雕像,名人銅雕,訂制人物雕塑
銅雕像,姜太公塑像,加工鑄銅雕塑
戶外雕像,名人石雕,雕塑制作廠家
姜子牙,亦作姜尚。是東海邊之人。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,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。舜、禹時被封在呂地(今河南南陽西),所以又稱呂尚。有的被封在申,姓姜。夏、商兩代,申、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,也有的后代淪為平民,呂尚就是其遠代后裔。呂尚本姓姜,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,所以叫作呂尚 。
大型銅雕,訂制人物雕像,名人雕塑
姜太公石雕,加工鑄銅雕塑,園林雕像
景觀石雕,戶外雕像,雕塑制作廠家
姜子牙出世時,家境已經(jīng)敗落了,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, 也開過酒店賣過酒,聊補無米之炊。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 ,無論宰牛也好,還是做生意也好,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、軍事謀略,研究治國安邦之道,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,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事處,閑居在家。相傳姜子牙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?溪(今寶雞市陳倉區(qū)天王鎮(zhèn)伐魚河畔),才遇到求賢若渴的姬昌侯姬昌(即后來的周文王)。姬昌認為姜太公是個奇才,請他坐車同歸,并拜他為師,從此開始了他興周滅商的人生道路。此即為“姜太公釣魚,愿者上鉤”的來源。
姜太公雕像,名人雕塑,訂制人物塑像
釣魚銅雕,姜子牙塑像,加工鑄銅雕塑
戶外雕塑,景觀雕像,銅雕制作廠家
姜太公雕像,名人銅雕,訂制人物雕塑
姜子牙在齊國的時候,修明政事,順其風俗,簡化禮儀,開放工商之業(yè),發(fā)展?jié)O業(yè)鹽業(yè)優(yōu)勢,因而人民多歸附齊國,齊成為大國。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時,管蔡叛亂,淮夷也背叛周朝,成王派召康公命令太公說:“東至大海,西至黃河,南至穆陵,北至無棣,此間五等諸侯,各地官守,如有罪愆,命你討伐。”齊因此可以征討各國,形成大國、定都營丘。
李清照雕像,紀念館雕塑,訂制名人塑像
景觀雕像,加工鑄銅雕塑,人物銅雕
博物館銅雕,名人雕像,雕塑制作廠家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-約1156年),號易安居士,出生于齊州濟南(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(qū))。宋代女詞人,婉約詞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稱,其詞作獨步一時,被譽為“詞家一大宗”。李清照生于書香門第,其家藏書甚富。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。金兵入據(jù)中原時,流寓南方,境遇孤苦。其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,后期多悲嘆身世,情調感傷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詞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詞》輯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
園林銅雕,戶外雕像,訂制人物雕塑
廣場雕塑,銅雕制作廠家,大型雕像
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,她擅長書、畫,通曉金石,而尤精詩詞。她的詞作獨步一時,流傳千古,被譽為“詞家一大宗”。她的詞分前期和后期。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,多描寫愛情生活、自然景物,韻調優(yōu)美。如《一剪梅·紅藕香殘玉簟秋》等。后期多慨嘆身世,懷鄉(xiāng)憶舊,情調悲傷。如《聲聲慢·尋尋覓覓》。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。她既有巾幗之淑賢,更兼須眉之剛毅;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,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。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,淵博的學識,而且有高遠的理想,豪邁的抱負。